抗战胜利纪念堂建在原云贵总督府的旧址上,初名为“志公堂”,昆明市民也称为“胜利堂”,它反映了云南人民的斗争历史。纪念堂的建筑形式除观众厅为弧形山墙外,采用传统的歇山顶筒板瓦屋顶,清式斗拱,白石勾栏,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近年来,纪念堂的周围布局做了改造,鸟瞰整体呈高脚酒杯形状,气势壮观而恢宏,纪念堂两侧的弧形道路云瑞东路和云瑞西路即为杯壁,北边的云瑞北路为杯口,清代云贵总督昆署的照壁所在地点建圆形的云瑞公园作为底座。纪念堂的整体建筑艺术可谓昆明近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6、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省博物馆位于昆明市五华区五一路118号,是一个综合性的历史博物馆,收藏文物5万余件,其中有元谋人牙齿化石、古滇国青铜器等珍藏文物。在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中,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约1千余件。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鎏金骑士贮贝器、江川李家山出土的牛虎铜案、大理三塔出土的大理国金阿嵯耶观音立像、呈贡王家营沐氏墓地出土的明代嵌宝石金发冠、北宋郭熙《溪山行旅》图轴、元代黄公望《剡溪访戴》图轴等文物,堪称国宝。云南省博物馆的藏品最具特色的是滇文化青铜器,南诏与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文物,以及近现代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物精品。
古滇国是楚人庄蹻在战国中期建立的。其全盛时期为战国未期和西汉初期,衰落时期为西汉中期之后,存在时间长达500余年。古滇国青铜器反映出的是浓厚的地方特点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以“天人合一”“崇尚自然”为主题,以生产工具、生活器皿和自然界中的花鸟虫兽为主要表现对象。在中晚期,由于对汉文化的融会,青铜器出现了“钟“鼎”这样的汉式造型。古滇国青铜器精致小巧,灵活多样,文物造型及图案以写实为主,多反映生活场景,所以鲜有文字记载的古滇国的失落文明,通过这些文物得以重现。
7、金马碧鸡坊
金马碧鸡坊是指昆明金碧路中段的金马坊、碧鸡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坊高12米,宽18米,具有昆明民俗特色,雕梁画栋,精美绝伦,东坊临金马山而名为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而名为碧鸡坊。北与纪念赛典赤的“忠爱坊”相配,合称“品字三坊”,成为昆明闹市胜景;南与建于南诏的东西寺塔相映,显示了昆明古老的文明。
相传金马碧鸡坊每隔60年会出现“金碧交辉”的奇景。就是太阳将落未落时,金色的余晖从西边照射碧鸡坊,它的倒影投到东面街上;同时,月亮则刚从东方升起,银色的光芒照射金马坊,将它的倒影投到西边街面上;两个牌坊的影子,渐移渐近,最后互相交接。相传,清道光年间有—年,中秋之日恰逢秋分,睛空一碧,万里无云。傍晚,两坊影子见于街面,不一会儿靠扰相交,至此,日落月升,交辉奇景逐步消失。而这种设计,反映了古代云南各族人民把数学、天文学和建筑学有机结合的超凡智慧。
8、东寺塔·西寺塔
东寺塔和西寺塔两塔建于南诏时代,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是元代爱情悲剧——孔雀胆的发生地。东寺塔和西寺塔均为13层密檐砖塔,东寺塔宝顶四角各有一只用铜皮做成的“金鸡”,各高1米多,鸡嘴含有铜管,管内有金属簧片,金鸡的头、脖颈和胸腔是空的。据说,从前每当疾风劲吹通过铜管灌入,回旋的气流使金属簧片振荡,金鸡便会发出“喔喔喔”的鸣叫。后由于天长日久,灰尘积塞,金鸡缄口不鸣了,但四只金鸡仍立于塔顶,更使宝塔情趣盎然,别具特色。
元末,红巾起义,梁王逃至楚雄,大理总管段功助其击退义军。梁王将郡主阿盖许给段功为妻。段功的原配夫人思念丈夫,写了一首诗寄给段功。段功见信后颇为感怀,即日赶回大理。不久,段功思念阿盖想回到昆明。部下极力劝阻,称梁王已蓄谋杀害他,段功却执意回昆明。梁王密命阿盖用孔雀胆毒杀段功,阿盖不从,并以实情告知段功,表示愿意跟他回大理。段功自恃有恩于梁王,相信梁王不会加害于他。梁王另没圈套,邀段功到东塔寺做佛事。段功行至通济桥时,埋伏好的杀手刺杀了段功。阿盖听闻丈夫死讯,悲痛万分。为了给丈夫报仇,她试图暗中用孔雀胆毒杀梁王丞相驴儿。驴儿为人精明有所察觉,反而逼迫阿盖郡主喝下了那杯孔雀胆。阿盖郡主报仇不成,不得不投水而死,投水处在西寺塔附近。后人就在西寺塔旁建祠纪念她,称为阿姑祠。
9、金殿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