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资讯 >
Jan 09, 2021

红色旅游,中国旅游新品牌

大连康辉旅行社小编最近了解到,日前,第六届中俄论坛中,谈到旅游,俄罗斯旅游署红色旅游路线协调委员会沙罗夫秘书表示,俄旅游署在论坛上表示,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还专门为中国量身定制了几条红色旅游路线,俄罗斯国家的“红色旅游”即将融入到中国红色旅游之中,未来将与中国红色旅游联通发展俄罗斯游客也将来中国参加红色旅游活动。在国内,陕西、浙江、安徽、青海、山西、湖南、河北等地,在这个春天连续推出红色旅游发展新举措,传承红色基因、激发时代精神已成为发展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紧跟时代脚步,把准方向,核心思想是进行红色教育,革命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

2004年,国家倡导红色旅游以来,我国已经累计达50亿以上人次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平均每年增长16%,高于整个旅游业的增长率。红色旅游与日俱增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广阔前景着实振奋人心。

但现在一些个别景点以赚钱为目的,流于形式,没有专门人员管理,存在盲目经营现象,使红色旅游方向走偏,有些景点还存在恶搞行为,玷污了红色旅游产业,情况令人堪忧。近日,一则有关地道战遗址遭玷污的新闻引起巨大反响,有游客换上汉奸或是伪军服装在此嬉笑拍照。景区出现这样的状况着实令人痛心,革命遗址得不到有效保护、革命精神遭到肆意玷污。这是与红色旅游的发展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的,是和国家的初衷相背离的。

另外,还有一些红色景区在建设上单纯追求硬件设施,而在管理上缺乏监督,存在旅游产品单一、景区讲解套路化、格式化、娱乐化、庸俗化等现象,对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游客的人生观价值观易产生误导。

红色旅游不同于其他休闲度假旅游,它不但是一个旅游产品,更是一项历史文化工程、一项长久的革命工程,承载着历史赋予人民的重托。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色旅游的内涵会更加丰富,不仅包含体现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文化遗存,更是对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可以说,红色旅游地是中国人的精神食粮,承载着塑造社会价值观的重大使命。

通过红色旅游让国民了解国家的历史,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一种制度,甚至是一项法律。在德国,一些自治州要求每个学校都要定期组织学生到纳粹集中营等地参观,进行勿忘国耻的洗礼,中小学生参与反法西斯教育的修学旅游成为一门必修课。目前,我国的红色旅游也已成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团工会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辉院长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追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就表现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信仰上,所以把红色旅游这项工作做好做实。

当前,我国各地进行了“红色旅游+绿色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科技旅游”等多种形式的有益探索。无论发展形式如何,“红色”都应当始终是红色旅游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