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更多的生意人选择汽车作为交通运输工具,但是在我国东北的伊春市南岔区有一个榆林农场,这里有着一趟由火车承担的“公车”。大连康辉旅游了解到,由于此地三面环山,交通很不方便,汽车根本不做这里的生意,6274次列车成了这里的留守老人走出大山、走亲访友、购置生活必需品的而且是唯一交通工具。
榆林农场坐落于乌伊岭站至南岔站间26公里处。最近,随着国家实施封山育林的政策,林场不允许再砍伐树木,人们没有了生活来源,所以导致大量人口搬离了这里,剩下的寥寥无几的都是留守老人,因为他们始终认为故土难离。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在榆林乘降点上车的农场百姓较平时明显增加了许多,每到重大节日他们都会乘6274次列车走出大山去购置年货和一些生活必需品。
6274次火车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运行,从南岔站到乌伊岭站之间,共设有19个车站和乘降点,总里程257公里,平均算下来每小时还不足40千米,虽然慢,但山里百姓已经在这里和这篇土地相守了半个多世纪了,火车速度虽然很慢,但是票价只有一元,相当于城市里的公交费,不仅是他们的“公交车”,还是他们生活的“生命线”。
榆林农场也被称为“林都”,这里冬季的平均气温低于零下30度,靠乌伊岭区的气温更低,甚至达到零下40度。6274次列车一直坚持全天不间断利用燃煤来供暖。每天晚上9点多,列车才能抵达终点乌伊岭站,第二天早上5点,这列车又沿原路返回。这漫长的八个小时,列车长和两名列车员整夜守在车上,轮流烧锅炉给火车供暖,不是他们怕冷,而是如果停止供暖,第二天一大早,整个车体就会变成冰车,而无法正常行驶。
列车在行进中,偶尔地上的积雪会被吹起,雪就沿着车厢连接处缝隙倒灌进车内,把车身变成“冰雪世界”。所以即将到达每一站时,列车员们都要仔细检查门头、厕所、列车连接处、上下水管是否被冰雪堵塞了。
整个列车只有一个小茶炉,乘务员会不断地添煤不停地加水,为旅客源源不断地供应热水,让大家的心在这个冰天雪地里一直温暖着。
上午11时多一点,列车已经到达南岔站,也是这趟车上下乘客比较多的一个站,对长期生活在大山里的老百姓来说,到这个县城的集市买年货就很知足了。下午14时42分,往回返的6273次列车将载着他们以及所购物品回到他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