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旅游绿皮书:2016—2017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在北京发布。该分析报告由中国旅游研究中心主编,对国内山地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发展山地旅游优势显著。
世界上拥有最丰富的山地景观和民族文化的国家当属中国。中国自古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反映出中国人的生活与山地的关系。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群主要聚集在平原,停留在谋生阶段。在工业化时期,人群逐步开始聚集在沿海地带,谋求的是发展。在人类社会迈入后工业化时期,生态文明引起更多关注和重视,山地生活方式得到重视和挖掘,越来越多的人群会聚集到山地。
世界近代旅游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不断成长发展。世界山地旅游从欧洲发端,扩展到北美,进而推演到全世界,与工业化的进程也是一脉相承的。由于山地形态有所不同,山地旅游方式也各有千秋。在欧洲,以阿尔卑斯山为主体,形成以山地徒步和滑雪为主的山地旅游方式,进一步升级为山地旅游小镇。北美洲则是山地度假和峡谷探秘的结合,大规模的户外运动成为主流,引导了全世界的山地旅游发展趋势,呈现资源多样化、产品多样化的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扩张,上天下海已不是什么难事。小众旅游产品不能吸纳大规模旅游客流,不能满足休闲度假的刚性需求。山地旅游也就被市场推向了历史的前台。中国山地形态多样,山地景观丰富,山地民俗特色多样化,使中国山地旅游有可能走在世界前列。2016年,国内旅游总人次超过40亿。巨大的市场规模对培养新兴旅游业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度假需求已经成为刚性需求,传统资源不足,度假产品短缺,使得中国人的度假需求外溢,东南亚已经成为中国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且开始向更远程的目的地扩展。
中国自身度假资源短缺,旅游产品的供给水平不足。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由于缺少有效开发,以滨海资源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数量并不足以满足现有的休闲需求。近年来,旅游度假的阵地又开始转向山地。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以滑雪体验为主,秦岭国际度假区以养生为主,莫干山的洋家乐为代表的项目群成为山地旅游发展的典范。山地旅游产品环境更好,特色更强,能够强化生活感受,注重精致和体验。因此,全国各地的山村、山庄、山寨迅速发展,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重要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