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资讯 >
Jun 22, 2021

西南古镇——上里古镇

   见惯了烟雨江南的小镇,你可知在我国的西南部巴蜀之地,也有一个古色古香、小桥被流水环绕的古城?这就带你来看看。

1.jpeg


上里古镇简介:

里镇,东接名山、邛崃,西接芦山、雅安,坐落于四县交接之处,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所谓的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已出现。它以四川为起点,经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也称“蜀身毒道”,总长200公里,与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南方丝路”对世界文明也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古镇的街道均为石板铺成,建筑群的房屋为木制楼阁,错落有致,青瓦飞檐流光益彩,木制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镂空雕、镶嵌雕刻组合而成,画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艺术虽然被岁月侵蚀已残旧失去了光鲜色泽,然而其工艺的精湛、构图的精巧却无法掩饰,凸显着民族文化的深厚。

2.jpg

上里古镇古时为南方丝绸之路。也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上里居于两河相交的夹角内,民间传为“财源”汇聚的宝地。古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石板铺街,还有“十八罗汉朝观音”的18座山丘。以“二仙桥”为代表的8座古石桥历史悠久、风格各异。

上里古镇的建筑格局具有以民居为主的空间特色,建筑风格仍以明清时期的为主。古镇的街道主要呈“井”子布局,且都不宽,两边全是老式的铺面。古镇以木结构为主要建筑,寓“井中有水,水火不容”之意,以水制火孽,祈愿小镇平安。

古镇民居保存得比较完好,多为青瓦民居,街中心有宽展的戏坝子,原有的二重檐歇山顶戏楼,是川中场镇不多见的巧妙设计。现存多座石桥,其中以“二仙桥”为代表。上里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所以经济不发达。但诸多非农业成份的渗入,也使小镇的经济有所发展,在规划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格局。

近年来,《聊斋志异》、《山那边好地方》、《今夜不回家》、《被告山杠爷》等一批影视剧将这里作外景地,到这里来的游客逐年增多。

3.jpg

主要景点

文峰塔

文峰塔又称字库塔,建于清同治五年。塔下有字纸炉,为上里古代官宦人家和文人燃烧字纸之用。

舍利塔

相传是隋文帝杨坚为感谢尼姑智仙对自己的抚养之恩,诏令全国各座名山修建佛塔供奉智仙的舍利子。

4.jpg

清代立交桥

高桥建于清乾十四年。为三卷供桥,桥下东西两端各有一人行道,桥上、桥下东西两端各有一人行道,桥上、桥下皆可通行,又称清代立交桥。

双节孝牌坊

双节孝牌坊建于清道光十九年。清廷为褒扬韩家姑媳二人守节,敕建旌表节孝牌坊。

位于古镇南四家村昔日古道上(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坊上横额镌刻双节孝三字,脊顶下正中精调圣旨二字。

该坊结构为四柱三间十二翼出檐多脊,镂空石雕彩绘,采用当地优质石英红砂岩石建造。通高11.25米,进深3米,基座宽7.8米,出檐1.1米。

坊上图饰花纹、历史故事、戏曲坊面、匾额对联等,自然古朴, 镌工精细,造型灵巧,栩栩如生,一只只飞禽走兽扬威于坊上,一组组戏剧场景展现在画壁之间。石坊建成后施石青、石绿、石红、金箔等彩绘。

坊前30米处左右竖立12米高六棱四方双斗石桅杆一对,更显得气势雄伟。

九世石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