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景点 >
May 14, 2020

银川:城在湖中 湖在城中(2)

走进银川湿地生态监测办公室内,高鹏告诉记者,银川建立了湿地数据库,对于湿地生态可以做到实时监测,“这对银川湿地保护管理乃至城市规划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作用。”

“这些年来,银川制定了完备的生态用水规划。”银川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银川先后编制了《银川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规划(2005—2006)》专项规划,《银川市湿地保护规划(2007—2020)》长远规划,以及《银川市湿地保护与利用战略规划(2016—2025)》,并将湿地保护纳入了《银川市空间规划(2016—2030)》中。

探索湿地管护新模式,治沙与湿地保护并重

车辆行驶在平坦的公路上,两旁的芦苇随风摇荡,黄沙与碧湖相连。来自浙江的叶先生一家,在银川市内租了辆车,自驾前往距银川市约50公里的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

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是典型的一块黄河河流湿地,位于银川月牙湖乡黄河东岸,毛乌素沙漠边缘,其中湿地面积由黄河河流、泛洪平原湿地和月牙湖湖泊等组成,占比近七成。每到假期,总会吸引不少游客前往。

近年来,宁夏及银川市在湿地恢复建设和保护管理中,涌现出一批民营企业参与湿地公园建设和经营管理。“宁夏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是由民营企业建设和经营管理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这种建设管理模式,很有发展活力。”王晓萍说。

宁夏黄沙古渡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企业参与湿地公园建设的过程中,延续的是“治沙与湿地保护并重”的方针。

通过封育禁牧,退田还滩,以及在沙漠与湿地的边缘种植红柳、沙柳、花棒等植被,进行生物治沙,防止沙漠进一步扩大,基本遏制了沙地对湿地的侵害。而后进行合理的湿地建设,比如建立湿地管理站,修建保护围栏、管护码头、瞭望塔、鸟类观测亭等设施,黄沙古渡生态建设公司每年约聘用上百名周边村镇的农民来参与经营,他们的家庭收入来源也由种养殖向服务业变化。“只有湿地的生态良性发展,我们的企业才能持续运营下去。”该工作人员说。

在外漂泊多年,市民张兴祥选择落脚银川。他说,“放眼四围,磅礴大气的北塔湖,秀雅细腻的典农河,众鸟欢会的宝湖……湖中有城,城中有湖,高楼明快的线条在水波浸润下更添都市少有的妩媚。”

采访结束,驾车离开,摇下车窗,晚风从湖面吹来,一阵凉爽。根据银川市湿地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数据,今年银川市将进一步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力争年内实现湿地保护率达85%以上。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06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