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景点 >
Feb 01, 2021

怀揣好奇之心品味浙里海洋

在我国沿海省份中,浙江是拥有海岛数量最多的省份。在辽阔的东海上,它们如同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迷人的光辉。

“走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岛世界,体味海岛探秘的神奇魅力。”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浙报集团旅游全媒体中心联合出版的《行走的课堂——诗画浙江系列青少年研学手册》中,《探索奇幻海岛》一册精选了8个最有代表性的海岛,品味海岛游浙江,带上我们的小册子,叫上小伙伴,找个好天气,一起出发吧。

8个海岛各有特色

冲动地想一一打卡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就必须了解中国的海洋;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海洋,就必须了解海洋的这一部分——海岛!”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纪委书记、研究员,全国海洋学首席科学传播家王小波在为我们的研学手册作序时说。

浙江的海岛风情万种,不同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让它们呈现出绚丽多姿的特色,所以,研学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

有些海岛历史久远,朱家尖岛的筲箕湾渔村,是目前浙东沿海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原生态渔村;定海马岙海岛史前文化遗址,又称“海上河姆渡”;嵊泗花鸟岛,人称“东方的圣托里尼岛”,护卫长江口的花鸟灯塔有“远东第一灯塔”之称;象山石浦渔港是全国四大渔港之一。

有些海岛自然丰富,大陈岛的甲午岩,以造型雄奇见长,素有“东海第一大盆景”之美誉;洞头岛的半屏山,连绵数千米的海上天然岩雕长廊在全国堪称一绝,被誉为“神州海上第一屏”;南麂列岛周围海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海洋生物物种聚集区,素有“贝藻王国”和“海上神农架”之誉;生长在“海天佛国”普陀山的鹅耳枥,是中国最稀有的树。

每一个海岛都有着传统而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祭海大典、海神信仰,渔船制作、打渔绳结,渔俗渔歌、渔画贝雕……

“当我们走进这一座座海岛时,真的深深地被它们所吸引。”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先进个人、浙江省课改先进个人、研学手册课题编写组组长陶轶敏老师说。而你,是不是也有一种冲动,带上我们的研学手册,打卡浙江的迷人海岛?

开启海岛探索之旅

让海岛游不只是阳光和大海

很多人的印象中,海岛游就是晒晒太阳、吹吹海风、泡泡海水,作为度假来说当然没问题。不过,现在更多的家长都希望,孩子们能在有限的假期时光中,也能获取有用的知识。研学旅行,就是对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增长见识,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意志品质都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旅行。

我们的研学手册不是海量的海岛资源、信息,而更多的是体验和实践,希望孩子们能把这本研学手册作为一把打开了解浙江海岛的金钥匙,开启“诗画浙江”探索之旅,做一个且学且乐,且行且思之人。

“身为浙江人,我很高兴有这样一次机会给孩子们来开发一册有关浙江的海岛研学手册,不过同时也深感任务的挑战性。”陶老师说,挖掘哪些合适的研学旅行资源是他们思考了最多的问题。“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说,他们从小对周围事物天生存在着好奇之心,渴望与大自然、社会的接触,有着想试一试的动手、动脑的体验需求,而这一切都是父母、老师等所不能代替的。”

荧光海、“蓝眼泪”到底是什么

有趣的打卡让你走走停停

在《探索奇幻海岛》中,根据每个海岛的特色,专业老师按照STEM课程,根据行前、行中、行后精心设计了三种不同的研学任务卡。

研学前,为孩子初步提供一个景点导览,让他们能了解这个海岛,“行前准备卡”帮你更好地做一个有准备的研学者。

而在行中游学环节,设置了超多有趣的任务,“我们尽量从自然、人文、生态、民俗等多角度挖掘‘最本土’、‘最特别’、‘最代表’的研学资源,借助走走停停、美丽邂逅两个板块,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学任务来完成。”

比如,嵊泗花鸟岛的荧光海,说荧光海或许还没特别的感受,但是如果说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蓝眼泪海,大家应该就不会陌生了。原来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海,晶莹剔透的蓝色光芒就如同大海的蓝色眼泪在夜晚如梦如幻,让人充满遐想,据说这是世界上仅有的几处荧光海之一,如果有机会亲身观察到那感觉一定很赞!

而看到这梦幻海,你一定会很想知道它的形成原因,自然而然地完成了研学任务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