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景点 >
Mar 10, 2021

永立潮头 海纳百川

未标题-1

永川城区航拍图

未标题-2

“上游永川龙”化石

未标题-3

汉东古城出土的部分文物:①酱秞瓷罐、②酱秞执壶、③西坝窑窑变胆式瓷瓶、④青秞刻花瓷碟、⑤青白瓷高足碗、⑥⑦西坝窑黑秞瓷执壶、⑧青白瓷盘、⑨⑩青秞瓷碟

未标题-4

坐落在永川博物馆里的陈子庄塑像

未标题-5

茶山竹海五星茶园

永川,因城区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

永川因地处川东褶皱带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区,山丘坝、台地兼具,山水环境优越,使其山美、水美、景美,城市也美。

永川因位处成都、重庆两大城市之间,交通四通八达,自古商贸繁华,使其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积淀了厚重的地域文化。

近年来,永川秉承“永立潮头、海纳百川”精神,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城市宜居和职教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产、教、城”互动融合,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

三湖美景让永川有颜值,十三万职教学生让永川有朝气,交通物流枢纽让永川有潜力,大数据产业园让永川有智慧,国家级高新区让永川有未来——现在的永川,正在绘制一幅新的美丽画卷。

横空出世的上游永川龙

从永川五间场镇驱车3公里,驻足梁家坡顶俯瞰,上游水库尽收眼底。在水库大坝附近有一石碑,这里就是“上游永川龙”化石的发掘现场。

时间回溯到1976年,上游水库即将建成,指挥部解散了庞大的民工队伍,仅留有150人的“职工连”,负责水库坝体结构安全,完善附属设施。

6月3日中午,一场强降雨不期而至,雷暴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时任水库建设指挥部职工连指导员陈诗能在巡查附属设施时发现,在坚硬的红层岩中,有一白色物体,半悬裸露,格外醒目。陈诗能没有妄动,立即向上级汇报。四川省自然博物馆(现重庆自然博物馆)当即安排古脊椎动物专家张奕宏到永川。

4日上午,当张奕宏等人到永川后,揩净石上泥渣后用卷尺比量。他手舞足蹈,激动万分地说:“宝贝,宝贝,重大发现,重大发现啊!”待他照完相、封闭好现场,大家才得知,这块石头的确是化石,而且是恐龙化石。

5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专家董枝明,从北京风尘仆仆赶到上游水库。6日,恐龙化石清理发掘工作正式开始。

20多天后,化石送到中科院,由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杨钟健教授历时半年考证,亲自指导整修研究,得出权威性定论:现于永川上游水库的这具恐龙化石,距今达1.5亿年,头骨特别完好,属于罕见的肉食性恐龙,是中国发现的首个最完整的肉食性恐龙化石,价值非凡。

据联合国教科文卫的相关规定:首次发现恐龙新属种可用发生地冠名,因此该恐龙得名:“上游永川龙”。在古生物学研究中,科学家还把永川龙作为单独的一个属。此后发现的同类恐龙都命名为“永川龙”。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年的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峨眉电影制片厂还拍摄了我国第一部恐龙专题科教片《永川龙》。美国还率先通过卫星向全球播送这一重大发现,永川顿时蜚声海外。

2015年2月20日,香港邮政发行了一套《中国恐龙》邮票,选取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6种恐龙,“上游永川龙”入选其中。

2018年10月,永川博物馆建成,在外游历多年的“上游永川龙”终于在永川安了家,静静站立在永川博物馆内,向游客述说着当时的故事。开馆至今,已有35万余人走进博物馆,零距离接触和了解恐龙。

通史式遗址 汉东古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一首波澜壮阔的歌曲将我们带回到了那遥远的过去——汉东古城,那逝去的繁华。

汉东城遗址,位于长江上游的永川区朱沱镇汉东村。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置万春县,县衙所在地即今汉东城遗址。武德五年,更名万寿县。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废县,后设汉东镇,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皆以“汉东水驿”见于各种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