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古城遗迹,静静的走,淡淡的追寻,不觉已来到了被列为重点保护的建筑物的“绍兴班”。此处曾是清代高级妓院“堂班”之一,专供当时的豪商巨贾、达官贵人娱乐,其间妓女多为高级艺妓,才貌俱佳,擅长琴棋诗画。整个建筑三进三层,走道封闭,分隔有致,隐蔽性强。每层均单开出入道口与楼梯,称为“暗道”。
现在的“绍兴班”已修旧如新,古色古香,灯笼高挂,虽是青楼,但布置的却还典雅。后庭摆着几排长长的木板凳,早已坐满游客;几位扮相柔美的女子正在中庭随歌而起,妙曼多姿;看完表演,来到前庭,只见堂中牌位上供奉着“青楼始祖”管仲的画像,画像两侧是一幅对联“子曰食色性也,诗云君子好逑”。
光阴如水,岁月早己悠然。历经沧桑,这座尘封千年的古商城在明清时期就已形成了以丝绸布庄街,金融一条街,油号一条街以及当年的“烟花柳 巷”青楼烟馆一条街以行业或家族为主的“七冲、八巷、 九条街”的格局,古城内平直之路称之为“街”,沿山沟而建的称之为“冲”,街和冲之间形成的小路称之为“巷”.城内有各种商行,钱庄,洋行,会馆,作坊,店铺,烟馆,客栈,青楼,戏台;
民国时的学堂,报馆等近400多幢,仍原汁原味的近乎完整的保留着明清的市井生活,徜徉在如迷宫一般的“七冲八巷九条街”中,我以为走进了时光的隧道,回到了那商贾云集的明清两代,恍惚间依稀还能听到过往商队那急促的马蹄声和四处喧嚣的叫卖声,眼前确似一幅直观的明清、民国社会的市井全貌的“清明上河图”,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恍若隔世”!
透过青瓦白墙,暗哑的黑色木房,残缺的照壁,斑驳的城墙,空荡的天井,高耸的阁楼,门庭中摆放的几张雕花桌椅,图案精美风格各异的太平缸,老时光味道被浓浓的锁在这幽深的宅院里,仿佛时间从不曾流逝,远处似传来一声百余年的叹息,影影绰绰间,让人看见了繁华的背影,它一直徘徊在古老的巷子和每一间陈旧的窨子屋檐下,从未曾离去。
昔日烟馆中紫红的烟枪,荷风院中粉红的帏蔓,小戏楼婉转悠长的越曲,忠义镖局里寒气逼人的大刀,依然在岁月的风中叙说着它们各自的前尘往事,曾经的风花雪月在时光的清浅里翩跹而过,陨落在时光深处的是今天无限的沧桑与孤寂。庭院深深,高墙犹在,繁华早已落尽,豪门却早已换了寻常人家。长巷的转角,一株野菊花兀自开在冷清的墙头,在淡淡的风中,低诉摇曳的心事。
就这样沉醉在岁月的慢时光里,用手机镜头拾起一地的沧桑,走过悠悠的洪江古城。它虽比不过凤凰的喧哗与张扬,也没有乌镇的水润与清丽,但这座最具匠心没有过度开发的原生态的古城,不争不抢,不喜不悲,静看游人过客,来来往往,不问聚散。粉墨红尘中,伴清风明月,随四季流转,任古风遗韵,让岁月打赏,安立于湘西青山秀水间,给世人以千帆过尽之怀想!
我愿用世间不老的情,爱着洪江这座沧桑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