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连康辉旅行社最新消息,因为最近去北京旅游的游客日渐增多,日均接待游客流量严重超出景区合理的承载能力,所以从4月25日零时起,北京著名特色景点南锣鼓巷暂时停止接待所有旅游团队。同时,南锣鼓巷也主动申请取消了国家AAA级景区原有资质。
现在,国内各类景区全都在想方设法提高原有资质级别,而且都希望把天下所有游客都收入囊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南锣鼓巷的“拒客摘牌”之举难免让人惊诧侧目。但实事求是的讲,这样的举动可以算是景区管理的理性回归。
知名景区景点,或者以自然风貌取胜,或者以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人,由此带来的旅游业发达,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定会有很大促推作用。而最能说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就应该是游客量和旅游舒适指数。在游客量、旅游舒适度之间寻求最和谐的平衡点,并照顾自我保护性后续发展,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同丰收,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每个景区的管理目标与原则。
正因为这样,景区游客容纳度一定是有限度的。不然就会导致景区生态混乱,损害了对自然、人文资源保护。
这种做法在国外早有先例,国外绝大多数的著名历史文化场馆都有具体的限客措施,近年来,北京故宫博物馆等许多著名国内景点也实行了每周闭馆、限客制度。所有这些举措,并不是对游客旅游个人权益的人为粗暴干涉,而是避免因游客人数太多造成旅游舒适度受到影响,并对过度开发、自然和人文景观受损而及时采取的科学干预措施。这样的限制和干预是非常理性的,是对游客、景区管理、资源保护高度负责的表现。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应该理解并给与支持。同时这样的举措对保护资源和促进景区可持续发展意义都很重大。
具体来说,现在南锣鼓巷不再接待各种各样的旅游团队,并不是损害景区利益的错误行为,这是景区管理者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体现。景区在用理性管理最大程度实现对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这种不急功近利的做法,真的是值得各景区参考借鉴的科学做法。小编个人也认为,任何一个优秀的旅游景点,要想谋求更加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做到发展和保护要同时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