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岛
照片转自网络 ©摄影匠人小强
当战败者——白发苍苍的骑士团大团长李尔.亚当俯身亲吻
苏莱曼
的手,以痛苦而谦卑的姿态表示投降,
苏莱曼
隐约萌生一丝悲悯——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老人,以两千人之寡抵抗十万奥斯曼大军,在弹尽粮绝下不支投降。
苏丹
对大团长说:“我必须将您和您部下这样勇敢忠义的人赶出家园,对此我不能不感到由衷的悲哀。” 出于敬意,他并未对战败的骑士团斩草除根,而是允许他们乘船有尊严的离开,这种做法在
欧洲
被称为“武将的荣誉”。
只是始料未及的是,这样的一念之仁,竟成了困扰他半生的梦魇——在追随李尔.亚当离去的船队中,一个与他同龄的年轻
法国
贵族,望着废墟中战友的尸体,发誓要血债血偿。二十年后,放归大海的骑士团落身
马耳他
岛,在这个叫做拉.
瓦莱塔
的
法国
青年带领下,重整旗鼓,成为抵御伊斯兰世界入侵的坚实盾牌,并在40年后击败了另一次奥斯曼的围攻。
左图
苏莱曼
一世 右图 拉.
瓦莱塔
团长
我总是忍不住去想象那是一场怎样的战争,罗杰克劳利描述“这幕大戏的主角们的命运就像航船在水中拖出的航迹一样交错混杂”,战争的双方是两个70岁的老人,隔着半个世纪再次交手,虽然
苏莱曼
并未亲征战场,但拉.
瓦莱塔
团长眼中的敌人一直是这个与自己同龄的老对手,这个骑士团奔波流离的始作俑者。这次42年后的之战,双方都拼尽全力,这一次显然幸运女神眷顾了
马耳他
之鹰。战争的残酷和无与伦比在此不做赘述,吸引我的是,是传奇背后的那座岛——
马耳他
岛。
图片来自网络
在
马耳他
的旅程中,我不断搜索书中的场景,试图寻找那场战争留下的蛛丝马迹,虽然大多已不可考据,但历史还是悄悄在石头、在荒野、在堡垒上刻下沉默的暗语。因此我想换一种方式记录,用七个故事片段来展开这段旅程:
故事一 马耳他——无可奈何的选择
被迫离开
罗德岛
,骑士团在海上漂泊8年,辗转
克里特
、
西西里
、拿
波里
但一无所获,直到
西班牙
国王查理五世将
马耳他
岛赐给骑士团。起初骑士团并不情愿这个赠赐,他们还在梦想夺回
罗德岛
,夺回那个气候宜人,风光绮丽的“玫瑰盛开的岛屿”。
为了解情况,骑士团派遣了八人委员会先行勘探,骑士们一登录岛上就傻了眼,他们写了一份报告,详细记录了岛上的艰难情况:岛屿土地荒芜,遍布砂岩,无河无湖,雨水稀少,棕黄色的石灰岩上乱石丛生,冬天
西北
风寒冷刺骨,夏天东南风炎热酷晒,“这样的土地不可能创造历史”。
今天站在
马耳他
岛的中心城市,四处可见豪华的巴
洛克
建筑,这些都是在战争以后重建的,如果想要理解骑士团们最早看到的
马耳他
,需要将这些壮美的城市都抹掉,或者和我一样向更内陆的乡村走一走,才能看到与当年相似的风景——随处可见的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