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主峰东边,有一方山间河谷盆地,叫龙潭。有21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团团围住河谷,只有几处险隘与外界相通。龙潭为雪峰会战主战场,属于沅水上游的溆浦县龙潭区地界。
龙潭是雪峰山通向长沙最近的古驿路口,首先受到日军15000人兵力的正面进攻。日军在所到之处,发泄最残暴的兽性。龙潭有427名妇女被强奸,包括年过七十的老妪和幼女们,有32人被强奸致死。
日寇用绳索绑住妇女在条凳上轮奸,用木棍撑开幼女阴道强奸。有村民吴文东被活活剥皮而死。有妇女吴文秀被绑在树上,用刺刀划开额皮遮住双眼,泼上煤油烧死。有百姓韩修承被几个鬼子摁在地上,割开喉管吸血充饥。
除了烧民房,还火烧祠堂,砸神龛,销毁中国文化。日军也把自己的400多名重伤员一起放火焚烧,叫嚣“集体玉碎”。
↓龙潭抗日烈士陵园
中国军队在龙潭激战死守28天,中美战机对日军实施地毯式轰炸,与日军绞杀在一起的两个中国连队,宁愿被自己的战机轰炸,也要与日寇同归于尽。龙潭战役歼敌二千余人,700余名抗日将士壮烈牺牲。
战役结束后,龙潭的鹰形山被命名为英雄山,抗日将士陵园建在对面的弓形山上。弓形山宛如射日长弓,踏上297级花岗岩石阶,可见山下溪流潺潺,群山森林茂密,山风呼啸。英烈们都有名有姓,他们只差两个多月,就可以看到日本国投降代表打着白旗来芷江投降。
↓龙潭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雪峰会战始于1945年4月11日,止于6月5日,歼灭日寇28174名,中国军队伤亡8000余人。为了保障湘西会战的军需,2020名汽车兵日夜奔驰在昆明到芷江崎岖公路上。
暮春的湘黔边地,漫山遍野盛开雪白的油桐花,飘落在沟沟壑壑和纵横的溪流。这样的雪白桐花景观,被形容为五月雪。湘西与四川、广西盛产桐油,曾经作为战略物资,向美国换取贷款,用于修复中缅公路。
洪江是湘黔边地桐油加工、集散和贸易中心。桐油作为向美国贷款的抵押物资,洪江为抗战作出巨大贡献。以洪江和相邻地为基地的陆军机械化学校,也为抗战培养了第一批装甲兵骨干。
↓桐花
在雪峰会战之前,沅水上游从未受到日寇铁蹄践踏,商镇密布,难民聚集,经济开始发达。如今日寇来犯,军民同仇敌忾,舞水河上有上百艘民船支援运输,从贵州镇远运输弹药到芷江。芷江机场更是战机云集,对进攻芷江的日军,实行纵深200公里的空中封锁和地面轰炸,完全取得制空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包括中国抗日战争,在军事上的一大特点是夺取制空权。早在1909年,世界空军先期理论家、意大利将军朱里奥·杜黑出版《制空权》一书,第一次提出了制空权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传统的大陆军主义和海军制胜思想,产生了地震般的冲击。这在中国战场演绎出来。而日本一直固守大陆军和大海军主义,陆军的空军和海军的空军并不协调,增添了最终失败的因素。
早在雪峰会战之前,芷江机场就令日军闻风丧胆。它建成于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之时,有中国空军、苏联空军志愿队、陈纳德美国空军第十四航空队等多支空军进驻过芷江。
1944年6月衡阳前进机场失守之后,所撤出的B一29重型战略轰炸机,集中到昆明机场和芷江机场。日军派遣军司令部下达芷江攻略战的命令为:“意图在于摧毁敌前进航空基地。”芷江的抗战功勋,既是守护大西南的门户,更是一座坚不可摧的空战堡垒。
洪江是湘西的经济中心,历来是湘黔滇军阀的抢夺目标。虽然洪江不是日军第一攻击目标,但是,一旦雪峰山失守,安江、洪江两大商镇会比芷江更快沦陷,化为奸淫掠抢和兵燹之后的废墟。
↓美军十四航空队重型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