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1日下午4点,中国受降仪式正式举行,中国陆军副总参谋长萧毅肃中将,将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发给冈村宁茨的备忘录交给今井武夫,命令日军接受其中一切投降事宜。8月23日下午2时许,今井武夫怀着他所说的“沉痛地陷于伤感”的心情,飞离芷江。
↓ 今井武夫(前左一)代表日本投降冾降
飞虎队纪念馆前,人们还可以看到当年的鲨鱼式螺旋桨战斗机,正名为P—40战斗机,银灰色机身,间以蓝色。机头下方涂饰着咆哮而尖锐的鲨鱼嘴牙,那是飞虎队员所喜欢的威慑性涂饰。
鲨鱼战机参战最久,其实性能比不上日本零式战斗机,但是通过巧妙的战术而屡次战胜日机。飞虎队后来的野马式战斗机,“黑寡妇”侦察机,更有重型轰炸机中程B—24和远程B—29,都超出日机性能。
陈纳德多用远程奔袭、连续打击战术,其中1944年7月三次突袭湖北白螺矾机场,击毁敌机160余架,全歼日军第48飞行战队。还远程轰炸泪罗、岳阳、汉口、南京、九江的日军机场和码头。
↓鲨鱼式战机
↓野马式战机
在飞虎队进驻芷江之前,入驻芷江的苏联空军志愿大队,也拥有当时的先进战机H-15和H-16,短小而快捷,配置四挺高速机枪,火力猛烈,号称“正义之剑”。
中苏空军一起参加武汉和南昌的空中保卫战,还数十次袭击日军机场、码头和阵地,击毁日机986架。
↓苏联空军志愿队战机“正义之剑”
从芷江起飞的4名苏军飞行员壮烈牺牲。其实他们都还是活泼而热爱生命的青年。当年芷江街头,常常可以看到苏联飞行员与老百姓一起欢笑,拉手风琴给老百姓听。
美国飞行员也与百姓打成一片。在芷江城的钟鼓楼地段,有一家“咸方龙”广货店。老板娘绣得一手好花边,引起美国飞行员的好奇和喜欢。第二天叫中国翻译拿来图案,请老板娘用金黄色的丝线绣制一批帽徽,一个帽徽给一块大洋,当时可以买回一担大米。他们还经常到店铺作客,抱孩子,送糖果和罐头。这位大娘后来全家下放雪峰山农村。
在军用物资运输严重受阻的年头,飞行员吃不到肉食。一名飞行员几天的肉食,远比老百姓一家一年吃的还多。老百姓拿不出肉,可是家家户户省下鸡蛋鸭蛋,捕鱼捞虾,都送给飞行大队。
↓当年芷江城的店铺、
芷江机场坐落在城郊七里桥边,桥下溪水潺潺,注入舞水河。1995年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的时候,我与李伯雍先生合著《中日战争实录》一书,使用的副书名便是“从宛平卢沟桥到芷江七里桥”,意味八年全面抗战的起点与终点。
对于抗日战争年限,也可以从东北沦陷和抗日的“九一八”事件开始,一共14年。
芷江机场早已改建为沅水上游最大的民用机场。机场边上还遗存16个大石磙,每个石磙重三四十吨,当年全靠手拉和背负缆绳来碾压机场。
芷江与周边县份19000名民工,1937年12月紧急应征修建机场,劳作不分昼夜。又逢两次霍乱,病死不下五千人。民谣说“人到芷江,九死一伤”,可是没有谁逃跑。
机场参战以后,自1938年11月至雪峰会战结束,日机轰炸芷江38次,出动飞机513架次,投弹4731枚,炸毁房屋3756栋,损失粮食30万担。
↓修建芷江机场
芷江和全国人民血与火的抗战历史,都融注在七里桥“受降纪念坊”的设计中。1948年8月落成的芷江“受降纪念坊”,牌坊正上方嵌有蒋介石的题词:“震古铄今”。受降坊四柱三拱门,设计为“血”字型,象征三千五百万中国人被日寇屠杀和英勇作战的鲜血。
↓芷江抗战胜利受降纪念坊原坊
2003年芷江开始建设文化的“芷江和平城”,举办国际和平文化节,同时研讨和平文化,我在研讨会提出: